巴西能否成为中企对抗美国关税的"战略缓冲带"?

2025-05-08    392

图片

美国对华高关税政策持续加码,迫使中国企业加速寻求市场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巴西凭借其庞大的消费市场、政策红利及与中国产业的互补性,正成为备受关注的出海新选择。然而,巴西能否真正替代美国市场?


巴西综合国力等虽远不及美国,不能完全替代美国市场,但有资源、区域一体化等方面替代美国的潜力,中短期内是中国多元化战略关键支点。纺织服装市场方面,凭借其消费潜力、政策红利和产业链互补性,成为中企规避美国关税、开拓新兴市场的战略选择。


图片


巴西在南美及全球南方的政治影响力为其替代美国提供了独特的地缘资本:

  •  区域一体化核心:作为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主导国,巴西通过自贸协议覆盖南美超4亿人口市场,并推动与欧盟、中国等签署自贸协定,形成贸易网络。

  • 金砖国家合作:巴西是金砖机制重要成员,2024年中巴本币互换在巴西的电力项目投资。

1-2.png


巴西近年通过政策调整提升外资吸引力,在部分领域比美国更具灵活性:

  • 自贸协议降低贸易壁垒:作为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成员国,巴西与邻国实行零关税,中企在巴西生产可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

  • 税收优惠吸引本地化生产:巴西为外资提供税收减免(如马拉尼昂州对中资企业减免95%商品流通税),并允许100%外资控股,降低企业投资门槛。

  • 本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中巴两国已达成本币贸易结算协议,这一举措有助于降低因美元汇率波动而对利润产生的不利影响。

2-3.png


尽管美国经济总量远超巴西,但巴西在新兴产业和区域市场整合中展现出独特潜力,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  经济政策调整: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大宗商品出口(占出口总额60%以上),但近年通过政策调整逐步推动产业升级;

  •  再工业化战略:2024年卢拉政府推出“再工业计划”,聚焦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和基建,计划融资546亿美元,旨在降低对初级产品的依赖,提升制造业占比;

  • 基建投资机遇:新版“加速增长计划”投入3491亿雷亚尔于交通、能源等领域,中企已通过铁路、港口、5G等项目深度参与巴西基建升级。

3-4.png


  • 庞大消费基数:巴西拥有2.15亿人口,其中中产阶级占比55%(约1亿人),年人均纺织品消费达402美元,是中国的6倍,市场容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纺织服装市场规模将达428亿美元。

  • 反季节性订单优势:巴西地处南半球,气候与欧美相反,流行趋势滞后欧美半年至一年。中国企业可利用反季节订单填补生产淡季,如欧美过季的秋冬服饰可在巴西春夏销售,提高产能利用率。

  • 电商驱动新增长:巴西电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巴西电商销售额预计将增至2247亿雷亚尔(约480亿美元),同比将增长10%,消费者人数将达到9400万,线上消费习惯加速渗透,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辐射整个南美市场提供跳板。

4-5.png


  • 本土产业链薄弱:巴西纺织业以棉纺为主,化纤产业相对落后,其85%的聚酯纤维依赖进口,对纱线、辅料等中间产品的需求旺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70%,能够有效填补巴西在供应链上的这一缺口。

  • 轻工业进口依赖:巴西有70%的轻工业产品依赖进口。在2023年的纺织品进口额中,54%是面料及辅料,28%为成衣。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中国产品在巴西纺织品进口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达51%。

  • 运动休闲类产品契合本土需求:巴西消费者偏好沙滩服、牛仔服、家居服等运动休闲类服装,这与中国强大的快时尚生产能力高度匹配。

5-6.png


  • 填补美国供应链缺口: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加征关税后,部分订单转向巴西。例如,中国通过巴西大豆进口替代美国份额,同时带动纺织原料(如棉花)贸易协同。

  •  差异化市场定位:美国市场以高端品牌和快时尚为主,巴西则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中国中低端产能可转向巴西,避开与美国本土品牌的直接竞争。

  • 区域辐射效应:作为南美门户,巴西可通过圣保罗“25街”等批发市场(占全国服装批发量40%)辐射阿根廷、巴拉圭等邻国,形成区域集散中心。

2025第十二届INTEX巴西国际纺织展举办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至18日,举办地点是圣保罗会展中心。展会聚焦纺织服装上下游全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开拓巴西和南美市场的机会。当前,该展会展位已开放,企业可申请参展,挖掘拉美市场的商业机遇。


即刻扫码咨询展位

图片6.png





COPYRIGHT 2023 @INTEX国际纺织展 A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 WEETOP 浙ICP备10201346号

浙江米奥兰特商务会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OP